自體脂肪移植手術是什麼?7 大面向了解避免風險 / 後遺症方法
文/體雕美學專家 曾偉琦醫師

近幾年「自體脂肪移植」一詞興起一陣風潮,使得許多民眾紛紛至醫美診所詢問相關療程。相信愛美的你一定有聽過:「抽脂 + 自體脂肪移植 = 完美的乾坤大挪移」,號稱一兼二顧的自體脂肪移植,真有那麼厲害嗎?對於想要豐胸、填補臉部凹陷、淚溝的民眾來說,「自體脂肪移植」為首要項目。究竟,自體脂肪移植是什麼?又有何風險?現在就讓專業醫師來替你解答吧!

自體脂肪移植手術是什麼?可以補充在哪裡?
所謂的「自體脂肪移植」,主要是藉由抽出自身不想要的多餘脂肪後,再透過離心、過濾,將血水及破損壞死的脂肪所產生的油滴、與其他雜質去除。這麼做可以有效提升脂肪細胞存活率,使得術後成功率更高。而保留下來的優質且完整的脂肪細胞組織,透過醫師經驗與手感評估移植部位的空間壓力,以多層次及多點進行精細的注入到移植部位,達到填補、豐滿等效果。
其獲取方式主要以抽脂手術進行,抽取部位多以腹部、大腿、腰臀及手臂最為常見。以自體脂肪組織進行填充,相較於人工填充物來說(如:玻尿酸、晶亮瓷),完全不會有異物反應及排斥反應。且穩定性與持久性較佳,而已存活及新生的脂肪細胞,數量將持久的留存在注射部位,穩定後沒有數量消失的疑慮,其觸感更宛如天生。
而自體脂肪移植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舉凡豐胸、大小胸的平衡矯正,以及疤痕、臉部、臀部等各種凹陷的體積填充,甚至是過度抽脂導致的凹凸不平,都可以採用自體脂肪來進行填補重修。

自體脂肪風險有哪些?如何避免?

「自體脂肪移植」是經過離心、過濾及純化處理後,再透過補脂針以精密注射方式注入欲填補部位。而其手術風險可分成 3 大類:
1. 外觀上的風險
【填充效果不佳】
坊間常聽聞自體脂肪移植術後,其填充效果不滿意;移植部位最終增加的豐滿度,比個案預期還來的少的問題等相關問題。避免方式除了診所要確保脂肪完整純化,醫師技術與經驗到位,與對期望值的術前溝通都是關鍵因素。
【局部腫脹】
自體脂肪移植後,會發生局部水腫。而腫脹程度因人而異,同一區域、左右兩側也可能有不同腫脹程度。傳統脂肪移植必需過量填補,故醫師抽脂方式是否輕柔、有否採微創方式、熟稔補脂醫師能有效減少補脂管在組織中來回穿梭次數,亦能明顯減少水腫發生機率。
抽出脂肪量足夠者,可選擇採用「脂肪膠」適量填補,可取代傳統脂肪的過量填補減少組織局部腫脹。並在術後合宜給予營養點滴、利尿劑,可加速排除水腫。
【外表不平整】
單一團塊的脂肪過量注射,會導致被隔離在團塊中心的脂肪細胞無法得到適當的血液供應。就容易導致這些細胞死亡,最後演變成油滴囊腫、鈣化和纖維化,造成外觀不平整。1因此,注射時要避免大團塊注射,注射時以最少的脂肪量並與週圍組織產生最大面積的接觸,才有利於移植脂肪存活。
【脂肪位移】
自體脂肪移植術後發生脂肪位移,通常表現在肌肉運動特別明顯的區域。例如:眉間、眉上或是額頭,在肌肉運動時呈現出外表不規則的樣子。發生時可以透過注射改善,對於預防脂肪位移是很有幫助的。
2. 周圍組織傷害
【神經受損】
脂肪移植過程中,過去會使用尖針放鬆疤痕組織或沾黏,可能產生感覺神經或是運動神經的損傷,僅有少數病人會在術後有短暫的感覺喪失或是麻木感。而現在大部分醫生,都是使用鈍頭捕脂管,降低了永久性運動神經損傷的機率。大部分只有暫時性的輕微感覺神經損傷,症狀在3~6個月內都會恢復。
【肌肉損傷】
自體脂肪補脂過程中,不管使用尖針或鈍針,都有可能使局部肌肉纖維損傷,並導致運動受損。施術醫師應特別注意注射過程中,不要破壞到表情肌和咀嚼肌。如果患者本身在脂肪移植前就有肌肉或神經損傷,請務必告知醫生。
【唾液腺損傷】
在臉頰和耳前區域注射脂肪時,醫生應小心避免損傷腮腺腺體。腮腺腺體損傷可能導致唾液腺廔管和腮腺炎的形成。下頜腺損傷則可能引起周圍組織的疼痛和水腫。若術後產生了腮腺炎,保守治療則是使用抗生素和熱敷。
3. 災難性的血管內注射併發症
【血管栓塞/皮膚壞死】
自體脂肪移植最嚴重的併發症,就是血管內栓塞。同樣的,任何軟組織填充物,也可能栓塞黏膜、結膜或皮膚的動脈供應,導致壞死。目前,醫師會盡量使用鈍針注射,並根據解剖學避開血管層次與部位,以多點少量注射減少血管內注射的並發症。

自體脂肪移植的常見QA
Q1. 如何評估我適不適合自體脂肪移植?
即使自體脂肪移植好處非常多,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自體脂肪移植。其先決條件還是很重要,當體重過重(BMI>30)或體重過輕(BMI<16)、自體免疫疾病、正在接受化療治療患者、嚴重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都是不適合進行自體脂肪移植。故必須由專業醫師進行術前詳細評估,才能決定是否適合自體脂肪移植。
Q2. 自體脂肪存活率 ? 補最多反而活最少?
目前已知影響自體脂肪存活率的因素約有以下幾種:
- 術前個案條件:患者體質、目標部位可填補空間、年齡、BMI
- 醫師手術使用儀器及技術:抽脂時所保留的完整脂肪組織、脂肪萃取技術、均勻且精細的填補技巧、針對注射部位組織壓力的感受度,與調整適合的的填補量
- 術後照護:生活型態、心理壓力、營養、吸煙、飲酒、移植部位受壓迫
過往醫學界以為,自體脂肪移植效果完全取決於「移植物存活率」;過去存活率的概念,以為只有細胞存活的比率,才叫做存活率。然而Yoshimura 2012臨床研究6證實,脂肪移植後的變化應分為:


- 存活區(Survival zone):因位於移植物表層,細胞較易得到氧氣供應,故移植入的脂肪細胞及脂肪幹細胞容易存活,脂肪幹細胞可新生出脂肪細胞
- 再生區(Regenerative zone):位於移植中層,脂肪細胞會因為缺氧而死亡。但脂肪幹細胞在低氧環境下能可存活,並也可新生出脂肪細胞
- 壞死區(Necrotic zone):則因完全缺氧,移植入的脂肪細胞及脂肪幹細胞在幾天內就幾乎完全凋零死亡


而脂肪移植的存活率範圍,從 25~80%不等。1,2落差極大的原因,除了相關因素的評估、篩選合適的自體移植案例、移植量的合適度(更是對於脂肪的存活及再生有關鍵性的影響)、經驗不足醫師容易產生過度填充,使移植部位的組織壓力過高,導致血液循環不佳,進而增加脂肪細胞的壞死率,並減少再生。
根據Roger K. Khouri的研究7,過量填補所造成的組織壓力快速增加,會導致脂肪存活率快速下降。幸運的是,臨床上有多種方法可用於提高改善存活率。例如:添加脂肪幹細胞或生長因子、改用脂肪膠填補來增加存活率,也可利用進行二次填補來提升脂肪移植的整體效果。
最後,術後效果雖因個人體質、可生長空間而有所差異,穩定期之前若維持良好生活作息、調整生活壓力、不刻意節食、避免抽煙飲酒、適度補充抗氧化物及蛋白質、遵循醫囑術後照顧,都能讓脂肪移植效果維持的更好!
Q3. 自體脂肪移植併發症狀?
必須要是疾病才可以稱為併發症,例如:
- 脂肪位移
- 鈣化跟油滴囊腫
- 周邊組織傷害,如:神經的傷害、肌肉損傷、唾液腺損傷
- 災難性的血管栓塞併發症,如:脂肪栓塞、血管栓塞、皮膚壞死
*以上詳細說明可閱覽本文章第二大項風險說明。
Q4. 自體脂肪隆乳,有可能造成乳腺炎發炎嗎?
在自體脂肪隆乳手術中,部分極少數醫師建議施打在乳腺體內。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增加乳腺體積,使自體脂肪豐胸變大的效果更好,但目前並沒有實際科學文獻可以證明其安全性。
部分醫師,則不同意打在乳腺體內,其原因是因乳腺是一個腺體,本身結構上還會有乳道(乳汁通道)。而乳道會一路連接到乳頭、表皮,因此表皮的細菌是可以逆行性的經由乳道感染到乳腺,進而產生乳腺發炎。
在外科器官分類上,「乳腺」本身不視為「無菌器官」,故為了避免表皮細菌可經由乳道逆行性感染至乳腺及注射後的自體脂肪,所以萊波亞曾瑋琦醫師會盡力避免施打在乳腺體內。

Q5. 自體脂肪移植會纖維化或鈣化嗎? 自體脂肪隆乳會導致乳癌嗎?
在使用新式的微小注射技術之下,脂肪移植後發生硬塊或是油滴機率不高,僅大約在 3 - 9 % 之間。即便發生,頂多像是摸到米粒般或是紅豆大小的顆粒,幾乎不會有任何外觀異狀或是疼痛。而纖維化及鈣化發生機率更極低,若有術後的硬塊發生,全部都是良性且不代表鈣化。
明顯的鈣化現象多發生在舊式大團狀填補方式,才會產生大量壞死及大型油滴囊腫。人體因無法自行吸收,長時間下身體就會產生鈣質沉積所造成。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 ASPS 在 2007 年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脂肪移植相關研究,並於2009年發表指引,說明脂肪移植的有效及安全性,證實脂肪移植手術本身並不會產生乳癌或是提高乳癌的復發率。
但依舊建議,若是個案本身是乳癌高危險群(如:三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長期服用賀爾蒙藥物、乳房或是腋下有不明腫塊而未進一步檢查、具有乳癌基因 BRCA1 / BRCA2),則建議在術前進行乳房詳細檢查(如:乳房超音波、電腦斷層 CT 或是核磁共振 MRI),以排除術前乳癌的相關風險。
Q6. 自體脂肪移植需要全身麻醉嗎?
一般大範圍脂肪移植手術時間較長,如:脂肪豐胸或是豐臀,大約需要 2~4 小時不等。建議採用全身或舒眠麻醉進行較為舒適,且可以減少術中帶來的恐懼感。至於小範圍脂肪移植,如臉部移植,大約 40~60 分鐘,則可使用局部麻醉進行。
接受全身麻醉者,皆無法自行呼吸需插管,且會使用較多種麻醉相關藥物,增加麻醉深度。由於病人是癱瘓狀態,吃更多的藥、更多的副作用、更多的恢復期。故萊波亞美醫診所手術絕大部分皆採舒眠麻醉,一年大約僅約 1 ~ 3 案例使用全身麻醉。
如果需要全身麻醉才能進行的話:整形手術時間會較長(大於 6 小時)、過度肥胖(BMI > 30),或預測術中呼吸道不容易維持,如:下巴後縮,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脖子粗短等。建議採用全靜脈麻醉搭配呼吸道建立。並不需要肌肉鬆弛劑,整個麻醉就更單純,藥物使用項目就更少,也不用插管、不會有喉嚨不舒服、聲帶沙啞等問題產生。
Q7. 自體脂肪移植術後保養?維持時間?
- 避免抽煙、酗酒、熬夜
- 保持愉快心情,避免過量工作或生活壓力
- 移植部位需避免壓迫、按摩揉捏與冰熱敷刺激
- 傷口保持乾燥,美容膠若無脫落1週內不需更換
- 需避免提重物或碰撞,劇烈運動約術後2週可漸進開始
- 手術前10天切勿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消炎止痛藥物,以免增加大量流血的發生機率
- 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勿節食減肥,多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維他命等抗氧化物
想要進一步了解自體脂肪移植相關問題?那就加入萊波亞官方LINE好友,將有專人立即為你服務喔!
📖 全文參考文獻來源
1. Yoshimura K, Coleman SR. Complications of fat grafting: how they occur and how to find, avoid, and treat them. Clin Plast Surg 42:383, 2015.
2. Kolle SF, Fischer-Nielsen A, Mathiasen AB, et al. Enrichment of autologous fat grafts with ex-vivo expanded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for graft survival: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382:1113, 2013.
3. Kato H, Mineda K, Eto H, et al. D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and cicatrization after fat grafting; dynamic
total tissue remodeling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Plast Reconstr Surg 133:303e, 2014.
4. Mineda K, Kuno S, Kato H, et al.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progressive calcification as a result of fat necrosis: the worst outcome in fat graft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33:1064, 2014.
5. Kim SK, Choi JA, Kim MH, et al. Treatment of the Mycobacterium chelonae infection after fat injection. Arch Plast Surg 42:68, 2015.
6. Eto H, Kato H, Suga H, Aoi N, Doi K, Kuno S, Yoshimura K. The fate of adipocytes after nonvascularized fat grafting: evidence of early death and replacement of adipocytes. Plast Reconstr Surg 129:1081, 2012
7. Khouri RK, Rigotti G, Cardoso E, et al. Megavolume autologous fat transfer: part I. Theory and principles.Plast Reconstr Surg 133:550, 2014.
8.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safety of autologous fat grafts: a report of the ASPS fat graft task force. Plast Reconstr Surg. 2009 Jul;124(1):272-280.